欢迎来到 - 彩云红期货交易网!
主页 > 期货交易知识 > 2元期权是真的吗(3.27国债期货风波)

2元期权是真的吗(3.27国债期货风波)

期货交易知识 2023-06-08 12:24174互联网彩云红本文有4637个文字,大小约为20KB,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导读】今天给各位分享2元期权是真的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3.27国债期货风波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2元期权是真的吗(3.27国债期货风波)

本文导读目录:

1、2元期权是真的吗

2、3.27国债期货风波

3、327国债事件是怎么回事

4、327国债期货事件

5、327国债期货合约

2元期权是真的吗

2元期权,又称数字期权、固定收益期权, 是操作最简单最流行的金融交易品种之一。彩云红期货网在此为期货投资者简单介绍2元期权相关期权期货知识。

2元期权在到期时只有两种可能结果,基于一种标的资产在规定时间内(例如未来的一小时、一天、一周等)收盘价格是低于还是高于执行价格的结果,决定是否获得收益。

如果标的资产的走势满足预先确定的启动条件,2元期权交易者将获得一个固定金额的收益,反之则损失固定金额的部分投资,即固定收益和风险。

2元期权只考虑标的资产的价格走向(看涨或者看跌),而股票、外汇等传统金融工具,投资者需要同时考虑价格走向(看涨或者看跌)以及涨跌的幅度,因此2元期权属于简化的金融工具。2元期权的收益和风险是预先固定的,收益与否只由标的资产的价格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决定。例如,如果到期时股票价格超过期权执行价格,投资者可能会收益投资额70%的固定金额,而与股票价格增长幅度的大小无关。

2元期权是真的吗?2元期权现阶段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投资新手进入这个行业进行投资的话那么要谨慎,而且要选择大型正规的投资平台。

以上内容就是本文关于2元期权的简单介绍,想了解更多2元期权相关期权以及期货投资知识,请关注彩云红期货网相关期货知识栏目。

3.27国债期货风波

1995年2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了震惊中外的3.27国债期货风波,当事人之一的管金生由此身陷牢狱,另一当事人尉文渊被免掉上交所总经理的职务。

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国债期货交易向社会公众开放。与此同时,北京商品交易所在期货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1994年至1995年春节前,国债期货飞速发展,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交易场所从两家陡然增加到14家(包括两个证券交易所、两个证券交易中心以及10个商品交易所)。由于股票市场的低迷和钢材、煤炭、食糖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相继被暂停,大量资金云集国债期货市场尤其是上海证券交易所。1994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2.8万亿元。

此时“327”事件发生了,327国债是指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债92(三),95年6月到期兑换。92---94年中国面临高通涨压力,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不断调高,国家为了保证国债的顺利发行,对已经发行的国债实行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由财政部根据通涨指数每月公布,因此,对通涨率及保值贴补率的不同预期,成了327国债期货品种的主要多空分歧。以上海万国证券为首的机构在“327”国债期货上作空,而以中经开为首的机构在此国债期货品种上作多。

当时虽然市场传言财政部将对“327”国债进行贴息,但在上海当惯老大的管金生就是不信这个邪。当然,管金生的分析不无道理:国家财政力量当时极其空虚,不太可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来补贴“327”国债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而且当时通胀局势已经得到初步控制。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身处证券市场,管金生对市场传闻的不相信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于是管金生出手,联合辽国发等一批机构在“327”国债期货和约上作空。

1995年2月23日,传言得到证实,财政部确实要对“327”国债进行贴息,此时的管金生已经在“327”国债期货上重仓持有空单。据说,当时管金生曾经要求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为万国证券的持仓多开敞口,但遭到尉文渊的拒绝。而尉文渊并不知道的是,管金生此时已经在“327”国债期货上超过规定持仓量很多。

按照比较演义的说法,面对中经开为首的机构借利好杀将过来,本来管金生还能勉强稳住阵脚,但此时万国证券的重要盟友辽国发突然翻空为多,联盟阵营的瓦解让空方始料不及,管金生面对巨额亏损,恶胆向边生,于是,在下午4:22分,管金生开始出手,短短的八分钟之内,万国证券抛出大量的卖单,最后一笔730万口的卖单让市场目瞪口呆(按照上交所的规定,国债期货交易1口为2万元面值的国债,730万口的卖单为1460亿元,而当时“327”国债总共有240亿元),据说,在最后8分钟内,万国证券共抛空“327”国债1056万口(共计2112亿元的国债)。“327”国债期货收盘时价格被打到147.40元。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万国证券由巨额亏损转为巨额盈利。但成交量的迅速放大并不能说明问题,关键是期货交易的保证金根本没有,一句话,是透支交易,但反映在期货价格上却成为当天的收盘价。

“3.27国债期货风波”震撼了中国证券期货界。在仲裁机关的调解下,2月27日、28日进行了协议平仓,但效果不甚理想,3月1日又进行了强行平仓。局面刚刚明朗,又值两会召开,对“327事件”责任的追究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后来,中纪委、监察部会同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在上海市政府配合下进行了4个多月的调查,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严肃处理。

“3.27国债期货风波”之后,各交易所采取了提高保证金比例,设置涨跌停板等措施以抑制国债期货的投机气氛。但因国债期货的特殊性和当时的经济形势,其交易中仍风波不断,并于当年5月10日酿出319风波。5月17日,中国证监会鉴于中国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作出了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决定。至此,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327”国债期货事件事后被著名经济学家戴园晨称为“中国的巴林银行事件”。管金生的确胆大,胆大本身不是错误,关键是他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实施了错误的行为,所以,管金生被捕。

327国债事件是怎么回事

327国债期货事件的主角,是19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为240亿,1995年6月到期兑付,利率是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贴补率,但财政部是否对之实行保值贴补,并不确定。

1995年2月后,其价格一直在147.80元和148.30元之间徘徊,但随着对财政部是否实行保值贴补的猜测和分歧,327国债期货价格发生大幅变动。

令人疯狂流泪的“327”1993年10月25日,北京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同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向全社会公众开放国债期货交易。“327”是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

1994年10月以后,人民银行提高3年期以上储蓄存款利率和恢复存款保值贴补,国库券也同样进行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的不确定性为炒作国债期货提供了空间,大量机构投资者由股市转入债市,在市场上多空双方对峙的焦点始终是围绕对“327”国债品种到期价格的预测,1992年3年期国库券到期的基础价格已经确定为128.5元,但到期的预测价格还受到保值贴补率和是否加息的影响,市场对此看法不一,多空双方在148元附近大规模建仓,导致国债期货市场行情火爆。

1994年至1995年春节前,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交易场所陡然增到14家。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1995年,与全国股票市场的低迷的状态形成鲜明对照,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1995年2月327合约的价格一直在147.80元—148.30元徘徊。1995年2月23日,提高“327”国债利率的传言得到证实,百元面值的“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一直在“327”品种上与万国联手做空的辽国发突然倒戈,改做多头。“327”国债在1分钟内竟上涨了2元,10分钟后共涨了3.77元。327国债每上涨1元,万国证券就要赔进十几个亿。按照它的持仓量和现行价位,一旦到期交割,它将要拿出60亿元资金。

毫无疑问,万国没有这个能力。其负责人管金生铤而走险,当日16时22分13秒突然发难,砸出1056万口(每口面值20000元人民币的国债)卖单,把价位从151.30打到147.50元,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这个行动令整个市场都目瞪口呆,若以收盘时的价格来计算,这一天做多的机构,包括像辽国发这样空翻多的机构都将血本无归,而万国不仅能够摆脱掉危机,并且还可以赚到42亿元。

当天夜里11点,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正式下令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327”品种的交易异常,是无效的,该部分不计入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量的范围。经过此次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

万国证券在劫难逃,如果按照上交所定的收盘价到期交割,万国赔6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管京生自己弄出的局面算,万国赚42亿元;如果按照151.30元收盘价平仓,万国亏16亿元。

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鉴于中国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发出《关于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开市仅两年零六个月的国债期货无奈地划上了句号。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同年9月20日,国家监察部、中国证监会等部门都公布了对“327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决定说,“这次事件是一起在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过快、交易所监管不严和风险控制滞后的情况下,由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辽宁国发(集团)公司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1996年4月,万国不得不与它当年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申银证券公司合并。

“327”国债参与者如是说:“这个事件对中国期货业影响实在太大了,经历过的人一辈子都忘不了。”“327”国债期货合约上惊心动魄的厮杀,现在说来依然历历在目。当时期货市场管理很乱,国债期货是十分狂热的。

贴补率的博弈1994年,国内面临两位数的高通胀压力,银行储蓄利率达到10%以上,固定利率的国债自然少人问津,当时公布的保值贴补率为8%,而且每月都不断上升,到12月突破两位数,受此刺激,“327”国债期货的价格开始直线上涨。从1994年10月的110多元上涨到1995年初的140多元,上涨了20%多。

当时,国债期货保证金的标准定在2.5%,也就是缴纳250万保证金可以做1亿元市值的交易,20%以上的上涨幅度意味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买入者已经有了相当于本金十余倍的暴利!投资机构能日进千万,欣喜若狂。当时有这样一个插曲:某机构客户代表上午打电话给公司本部,要求再想办法筹资,趁行情如火如荼再做1000万进去,但过了一小时后,该客户电话再次打回本部,告诉那边说:你那1000万不用筹了,我这边刚才已经赚出来了!

“327”国债应该在1995年6月到期,它的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补贴率,每百元债券到期应兑付132元。与当时的银行存款利息和通货膨胀率相比,“327”的回报太低了。

于是从1995年2月初开始,市场上开始传闻财政部又将提高保值贴补率,“327”国债将会以148元兑付。面对传闻,市场出现了急剧分化,权倾一时的国内证券界“教父”人物,时任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认为,宏观调控三年的三大目标第一条就是治理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因此没有可能再提高保值贴补率,而且财政部也没有必要为此多支付10多亿元的利息,使财政更加吃力。管金生的观点代表了当时一批券商的看法,因此,他们把宝都押在做空上。

这个时候,中国经济开发总公司开始进场坚定地做多,当时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中小散户和部分机构也做多,他们的看法就是通货膨胀短期内肯定是控制不住的,保值贴补肯定会涨,327国债的兑付价也会跟着涨。到当年的2月中旬,“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市场界限已经清楚的划出来了:满山遍野的散户和中小机构,跟着“多头司令”中经开做多;万国证券和辽国发等一批机构做空。到2月23日,“327国债”合约每涨跌1元,万国的账面上就将浮动4亿元的盈亏。有知情者后来评论说,其实这个时候,多空都已经没有退路了,由对政策预期的差异变成了市场上的资金博弈。

327国债期货事件

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国债期货在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投机价值,成为了1995年最为热门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发的327国债期货事件,也成为了中国证券史上的“巴林事件”。

1992年12月18日,上交所首先向证券商自营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但不对公众开放,所以交投极其清淡,并未引起投资者的兴趣。

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国债期货交易向社会公众开放。首先在北京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1994年至1995年春节前,国债期货飞速发展,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交易场所从两家陡然增加到14家。由于股票市场的低迷和钢材、煤炭、食糖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相继被暂停,大量资金云集国债期货市场尤其是上海证券交易所。1994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2.8万亿元。

此时“327国债期货事件”发生了,327国债是指19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债1992(三),1995年6月到期兑换。1992-1994年中国面临高通涨压力,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不断调高,国家为了保证国债的顺利发行,对已经发行的国债实行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由财政部根据通涨指数每月公布,因此,对通涨率及保值贴补率的不同预期,成了327国债期货品种的主要多空分歧。以上海万国证券为首的机构在“327”国债期货上作空,而以中经开为首的机构在此国债期货品种上作多。

当时虽然市场传言财政部将对“327”国债进行贴息,但在万国证券的总裁管金生就是不信这个邪。当然,管金生的分析不无道理:国家财政力量当时极其空虚,不太可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来补贴“327”国债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而且当时通胀局势已经得到初步控制。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身处证券市场,管金生对市场传闻的不相信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于是管金生出手,联合辽国发等一批机构在“327”国债期货和约上作空。

1995年2月23日,传言得到证实,财政部确实要对“327”国债进行贴息,此时的管金生已经在“327”国债期货上重仓持有空单。据说,当时管金生曾经要求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为万国证券的持仓多开敞口,但遭到尉文渊的拒绝。而尉文渊并不知道的是,管金生此时已经在“327”国债期货上超过规定持仓量很多。

按照比较演义的说法,面对中经开为首的机构借利好杀将过来,本来管金生还能勉强稳住阵脚,但此时万国证券的重要盟友辽国发突然翻空为多,联盟阵营的瓦解让空方始料不及,管金生面对巨额亏损,恶胆向边生,于是,在下午4:22分,管金生开始出手,短短的八分钟之内,万国证券抛出大量的卖单,最后一笔730万口的卖单让市场目瞪口呆,据说,在最后8分钟内,万国证券共抛空“327”国债1056万口(共计2112亿元的国债)。“327”国债期货收盘时价格被打到147.40元。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万国证券由巨额亏损转为巨额盈利。但成交量的迅速放大并不能说明问题,关键是期货交易的保证金根本没有,一句话,是透支交易,但反映在期货价格上却成为当天的收盘价。

那个时候的期货市场管理很乱,国债期货是十分狂热的。如果按照上交所定的收盘价到期交割,万国赔6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管金生抡板斧砍出的局面算数,万国赚42亿元;如果按151.30元平仓,万国则亏16亿元。

权衡利弊之后,一个国际玩笑发生了,上交所公告最后20分钟交易不算,当天晚上取消了最后的违规交易,万国证券一下子亏损了13亿元。管金生因此被判刑17年。之后万国证券与申银证券在1996年7月合并,成为当时内地最大的证券公司,注册资本也只有13.2亿元———由此也可见当时327国债期货事件所牵出近百亿的盈亏之巨大。

327国债期货事件结局:中经开死亡,万国证券解体,尉文渊引咎辞职。国债期货交易暂停,一关就是18年。

327国债期货合约

327国债期货合约:“327国债”指的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310327”国债期货合约, 其对应标的券种是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发行总量240亿元人民币。

我国国债期货交易最先于1992年12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交易, 刚开始共推出12个品种的国债期货合约,并且仅向机构投资者开放,市场反应并不热烈,交易十分冷清。1993年7月10日,财政部颁布了《关于调整国库券发行条件的公告》,决定对国债实施保值补贴,加上交易所对国债期货交易品种及交易机制进行了重新设计, 并向个人投资者开放,国债期货市场开始变得活跃起来。由于保值贴补率的不确定,造成国债期货的收益率亦跟随着利率频繁大幅变动,大量的投资投机者涌入债市,一时之间市场异常火爆,仅1994一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量就高达2.8万亿元, 占上海证券市场全部证券成交额的74.6%。

327国债的行情从1994年10月开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价格从135元上涨至146元,但在12月之后,327国债进入了多空争夺战, 虽然买盘卖盘大幅增加,但价格一直胶着。1995年2月327国债价格一直徘徊于147元到148元之间,多空双方博弈财政部是否会调整债券利率, 均大规模增仓。2月23日财政部宣布加息,在原有9.5%的票面利率及预期12%-15%保值贴补率上,再补贴利息5%, 这一消息对空头造成了致命的打击。23号上午开盘后全国各地国债期货价格直线上涨,多头在中经开的率领下步步紧逼,用300万口将327合约价格从22日的收盘价148.21元上攻到150元,而此时本与万国证券联手做空的辽国发亦突然改做多头,导致327国债在短短10分钟内竟飙升了3.77元。按照当时的持仓量和价格,对于当时空头主力的上海万国证券来说,327国债每上涨1元, 它就要赔十几亿,于是在下午16时22分13秒离收盘还有最后不到8分钟时,万国决定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在无相应保证金的情况下,一共砸出了1056万口合约空单,面值高达2112亿元,硬是将327国债的价位从151.30元狂轰到了147.50元收盘,导致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

事发当晚,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紧急公告,称国债期货交易出现异常情况,为空头主力蓄意违规, 最后八分钟的327国债期货合约交易全部无效,当日收盘价确定为151.30元,上海证券交易所亦从2月27日开始休市, 组织协议平仓。事后,当事人之一的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被判17年有期徒刑,上海证交所总经理尉文渊被迫辞职, 万国证券亦被申银证券合并为现在的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曾经火爆一时的国债期货亦因此宣告暂停。

2元期权是真的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3.27国债期货风波2元期权是真的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网站声明:本文“2元期权是真的吗(3.27国债期货风波)”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以学习为目的,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028714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彩云红期货交易网汇集了几乎全部的期货交易知识、期货实用操作技巧以及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等内容应有尽有,让您寻找相关的期货交易知识轻而易举!

Copyright @ 2023 彩云红期货交易网-期货交易知识分享助你重塑交易认知!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3010256号

联系QQ: 951153822 邮箱地址:951153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