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入门条件一览
创业板入门条件一览
创业板这个名字,常让人觉得与高风险投资、高技术含量等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创业板确实是风险高、收益高的一种投资品种,但并不是只有高科技公司才能上创业板。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才适合上创业板?又有哪些条件需要满足呢?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业板的入门条件和上市流程。
一、上市条件
在国内,上市是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一种看起来高大上的事情。但其实,上市过程是非常严密的,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多项条件才能达到上市标准。创业板作为资本市场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注重的是成长性、创新性、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因此,相对于主板而言,创业板的上市条件更加灵活一些。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创业板的上市条件具体包括:
1.法律法规条件
要上创业板,企业首先必须取得相关的法律法规资质,包括董事会备案、会计师事务所备案等。
2.注册资本和股权结构条件
创业板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其中最近三年净利润不低于2000万元。股权结构条件方面,要求不存在存在重大资产或债务争议、股权纠纷等情况,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3.财务指标条件
财务指标条件是创业板上市审核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三个指标,即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销售额。据规定,企业上市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最近二年净利润均为正数,且合计达到人民币1亿元以上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折算为每股收益大于最近年度保本基金公告平均收益率的2倍的,或最近二年净利润均为正,且合计达到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
4.股权分散化条件
创业板的股权结构要求相对较为灵活,更容易吸引中小微企业上市。上市前最终发行人股东人数应不少于200人,其中无实际控制关系人的自然人股东或持有不超过5%股份的股东不少于35人。同时,上市前主要股东应有至少1家机构类股东。
5.其他要求
少数股东退出、创始人减持、哪些公司适合上创业板等,这些都是上市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上市流程
上市条件满足后,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上市,接下来就是具体的上市流程。一般来说,上市流程主要分为申报、反馈、问询、 pre-IPO安排、发行上市等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申报
企业已经达到上市条件,可向上交所进行申报,之后进入反馈期。
第二阶段:反馈期
上交所在收到企业的申请材料后,会对企业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并针对审核结果向企业提出反馈意见和建议。
第三阶段:问询
在反馈期内,如果上交所对企业提交的材料存在疑问和不满意的地方,就会通知企业进行问询回答。企业须根据上交所的问询回答,并重新提交材料,之后再次进入反馈期。
第四阶段:pre-IPO安排
企业通过反馈和问询,最终获得上交所发行审核委员会的通过。此时,就进入上市准备阶段,也就是pre-IPO安排阶段。企业需要完成股份发行和注销手续,选择发行方式并进行发行定价,制定真实可信赖的招股说明书和财务报告等。
第五阶段:发行上市
经过上述阶段,如果企业有足够的发行人士认购申购,并通过中国证监会的审批,企业就可以成功上市。
总的来说,想要上创业板,企业必须满足一些严格的上市条件,并通过上述流程的审核和准备工作,才能成功上市。同时,创业板投资也是一项高风险的业务,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之前需要认真研究和分析,以求获得长期的稳定回报。
网站声明:本文“创业板入门条件一览”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以学习为目的,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028714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