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动荡史
中国证券市场动荡史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迅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证券市场也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中国证券市场动荡的原因与趋势,以及投资者在其中所需注意的点。
1. 1992年股市狂欢与巨大泡沫
1990年代初,中国开始探索股权分置制度,引入外资,允许设立非国有企业。在此背景下,1992年,中国股票市场迎来了第一次繁荣期。中国人民银行及其下属的证券交易所推出了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后者被称为“发行人市场”,因为上市公司可以自主决定发行股票的价格和数量。同时,证券交易所也开始了“二级市场”交易,给中小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热度达到了顶峰,许多人都试图通过股票投资致富。当时的上证指数从1990年末的99点一路暴涨,1992年11月30日最高达到了1,216点,涨幅超过十二倍。
在这段狂热期间,许多机构和个人贪心地跟风进入股市,其中很多人并不了解市场规律,只图一时之快,导致市场价格被高估。1992年12月2日,仅两天后,非理性炒作导致市场出现严重踩踏事件,股市开始暴跌,市场信心受到严重影响。1994年,股票市场跌至低谷,上证指数跌至不到200分。
2. 2015年股灾与监管不力
2015年6月中旬,中国股票市场迎来了第二次繁荣期。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在央行不断降息并且资金向股市倾斜的大背景下,A股市场开始持续上升。上证指数从2014年11月的约2500点开始上涨,到2015年6月12日,达到了5178.19点的历史最高点。
然而,在这个顶点,市场开始大幅波动,这通常是大崩盘的前兆。客观的评价是,这一波行情和之前的比较相似,都是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对股市需求的投资者推高的结果。与龙头股相比,中小创板上市企业的估值远远被夸大,在高端和低端价值之间的差异过大,甚至出现了明显的“破发”,一些上市公司面对新股上市或增发的压力而通过“炒作”股票拉高股价,从而从二级市场资金中得到挪用,这意味着监管缺陷的加剧。
此次股灾中,散户投资者成为最大的输家,也许一直是公众争议的市场牌照、造假、相互责备等缘故,2015年7月9日——10日,市场呈现整体剧烈波动。7月15日,上证综指下跌多达8%,几乎所有股票都被砸到最后;7月27日,国务院在国有股份权益上调到50%进行“亏损止损”,形式宣布股灾结束。
总的来说,此次股灾最大的缩影便是监管机构的不引导市场、屠夫自大。媒体和社会大众也质疑如此的矫枉过正,过程中股市中老百姓不幸受挫、两败俱伤。这意味着中国证券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才能健康发展,
3. 调整阶段的投资建议
尽管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不少动荡,但事实上,投资者依然可以做出聪明的投资决策。首先,应该理性看待股市波动,不要跟风买入高估值的股票。在市场下跌时,也不要贪心地跟着抄底,可能会在下一轮跌幅中被套。
其次,投资者应该保持宽广的视野,不要聚焦于某些热门的板块或股票。应该多关注企业的基本面,找到合理估价的股票进行投资。
最后,长期投资是最有效的方式。股票市场是波动的,投资者需要耐心等待有起有落。如果投资者可以坚定长期投资的信念,他们可能会在市场上获得更好的收益。
结语
中国证券市场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不能在这个市场中赚取收益。而是需要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尽量避免盲目跟随市场热度。下一个调整之前,投资者可以寻找价值,而对于A股市场更重要的是纠正市场管理的缺陷,加强监管。
网站声明:本文“中国证券市场动荡史”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以学习为目的,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028714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